(1)不可忽视壳法覆膜砂所具有的*特优点及不足之处 1940年*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德国的克罗宁(J.Croning)博士开发出用酚醛树脂作粘结剂的壳型铸造工艺,1944年2月获得**,被叫做壳型造型或叫“C”法或“壳法”。使用的树脂砂是在砂粒表面包覆有一薄层固态树脂膜,称为覆膜砂,它像干砂一样松散。其*特的优点是: 1)砂的流动性好,*捣砂,能够制造形状复杂的砂芯,如缸盖水道芯、缸体水套芯、进气歧管砂芯等,所制砂芯轮廓清晰,尺寸精确,组织致密。 2)具有适宜的强度性能,可根据不同合金铸件及使用要求配制成具有不同强度的覆膜砂,生产出壳厚通常只有5~15mm的壳芯、壳型。 3)可用细粒原砂,得到的壳:卷、壳型表面质量好,不涂敷或少涂敷涂料,就可以得到较光洁的铸件表面质量,表面粗糙度值可达R。=6.3~12.5/xm,尺寸精度可达CT7~CT8级。 4)混制好的覆膜砂可以较长期贮存,有利于贮存、运输及使用,已作为商品供应。 缺点是: 成本较高;能耗较大;在造型、制芯及浇注过程中会产生刺激性气味;在高温、高湿季节,长时间整包堆积贮存,如果覆膜砂所用树脂软化点低,又在技术上未采取防粘附措施,很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结块,以致使贮存的覆膜砂全部报废。